▲▲掃描上圖二維碼可報名咨詢▲▲
鴻學致力于全方位一站式服務平臺:資源對接,平臺化運作、執(zhí)行落地模式、文化教育傳播,品牌營銷策劃,企業(yè)管理與咨詢,新媒體制作與推廣等等。
鴻學咨詢|第229篇推文
小暑是我國傳統二十四節(jié)氣之一,時間在每年公歷的7月6-8日,太陽到達黃經105度。一般小暑的到來,標志著夏天的正式開始。小暑時節(jié)天氣變化無常,雨熱同期,農作物都進入了茁壯成長階段。
小暑有三候:“一候溫風至;二候蟋蟀居宇;三候鷹始鷙?!?/strong>一般小暑前后,東北與西北地區(qū)正收割冬、春小麥等作物。全國大部分地區(qū)的夏秋作物都進入生長最為旺盛的時期,此時人們多忙于夏秋作物的田間管理。
小暑習俗吃什么
1、吃三寶,“小暑大暑,上蒸下煮?!?/strong>小暑的到來,意味著即將進入三伏天。此時,天氣炎熱,人體出汗多,消耗大,養(yǎng)生保健一定要注意補充體力,解熱防暑。民間在這個時節(jié)素有吃三寶--黃鱔、蜜汁藕、綠豆芽的習俗。
2、食新(食辛),過去民間有小暑”食新“的習俗,即在小暑過后嘗新米,農民將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,做好飯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,然后人人吃嘗新酒等。據說”吃新“乃”吃辛“,是小暑節(jié)后第一個辛日。城市一般買少量新米與老米同煮,加上新上市的蔬菜等。
3、吃餃子,伏天民諺有“頭伏餃子,二伏面,三伏烙餅攤雞蛋?!?/strong>頭伏吃餃子是傳統習俗,伏日人們食欲不振,往往比常日消瘦,俗謂之苦夏,而餃子在傳統習俗里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。
4、吃羊肉,徐州人入伏吃羊肉,稱為”吃伏羊“,這種習俗可上溯到堯舜時期,在民間有“彭城伏羊一碗湯,不用神醫(yī)開藥方”之說法。
小暑節(jié)氣的時令果蔬
1、西瓜瓤含糖、含水量極高,在夏日眾多水果中最是清熱解暑、生津止渴,《本經逢原》即將之奉為”天生白虎湯“,更有“醍醐灌頂,甘露灑心”之譽。除此之外,西瓜皮、西瓜子也都可食,并都有一定食療功效。
2、扁豆的嫩莢和嫩豆可食用,炒、煮、腌漬、干制均可。子實有黑白之分,入藥主要用白色扁豆,其豆粒加糖煮食也別有風味,可堪與蓮子相媲美?!侗静菥V目》對此亦有說明:“硬殼白扁豆,其子充實,白而微黃,其氣腥香,其性溫平,得乎中和,脾之谷也。其軟殼及黑鵲色者,其性微涼,但可供食,亦調脾胃。”
3、番茄在明清時期引入國內,由于來自西方故而又得名“西紅柿”,番茄中的特有成分之一是番茄紅素,也是目前自然界中最強的抗氧化劑之一,抗癌、抗輻射、抗衰老的作用尤其明顯。夏日炎炎,番茄的防曬修復功能也堪稱一流,一碗番茄雞蛋或番茄牛腩是不錯的選擇。
小
SLIGHT HEAT
暑
防暑小口訣
濕熱天氣暑難當,預防中暑不能忘;
出門帶上遮陽帽,疲勞出汗找陰涼;
淡鹽水、酸梅湯,解暑補水來預防;
未渴先飲備足水,急救中心做保障;
長期工作在樓房,少有機會曬太陽;
心肺腦腎有疾患,耐受性差要先防;
暴曬時間不能長,避免中暑把人傷;
自知之明不逞強,量力而行保健康。
END